2008年3月6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海曙打造新市民法治教育工程
本报记者 蔡亮

  本报讯  在宁波海曙区打工的江西人王伟,以前下了班闲着无聊,经常和工友们往台球房、录像厅跑。可如今,他很少去这些地方了。每天下班后,他都要到社区的信息栏前,看看当天“法制晚课堂”有没有开课。
  提到“法制晚课堂”,小王赞不绝口:外出务工遇到劳资纠纷等法律问题很正常,确实需要学学法,可上班早出晚归,没时间参加白天的宣传教育活动,而“法制晚课堂”帮他解了这个难题。据悉,“法制晚课堂”只是海曙区新市民法治教育工程的一个缩影。
  近年来,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海曙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,他们获得了一个亲切的称呼——“新市民”。不仅如此,针对他们法律知识较为缺乏等情况,海曙区专门实施新市民法治教育工程,多措并举,不断提升新市民的法律素养。
  自去年开始,海曙区利用新市民晚上相对空闲的特点,打起“时间差”,在西门街道开设晚上八点钟开课的“法制晚课堂”,请法官、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授课。
  “这个课堂好!讲的都是和我们打工者有关系的法律知识,特别实用。最重要的是,它是根据我们的作息时间来安排上课,让我们感到很贴心。”王伟说,现在他和工友们晚上最积极的事,就是去“法制晚课堂”听课。
  此外,海曙区常在新市民较集中的聚居地开展现场咨询、法治文艺演出、法治宣传展览,并以发放宣传资料、赠送法律书籍、定期刊出法治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。企业里新市民多,海曙区就依托企业这个用工平台,把法治教育融入到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中。小朋友接受能力强,海曙区就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,在学校开展中小学生法治宣传教育,并通过小新市民影响大人。目前,该区4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已全部将法治教育纳入主课堂。